“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這句話是沂蒙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的吶喊,也是可歌可泣的“沂蒙精神”的一個縮影。沂蒙山區作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根據地之一,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日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參加了由中國記協組織的青年編輯記者赴山東臨沂“走轉改”主題教育活動,在走訪過程中,記者見證了革命老區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
打好“商貿+物流”兩張牌
說到臨沂,大部分人會想到“沂蒙精神”、革命老區。事實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臨沂建立起了現代化國際商貿城,通過這張“新名片”,臨沂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稱為“市場名城、物流之都”。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臨沂商貿業幾經周折實現了跨越式的大發展。尤其是1978年以來,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臨沂人民在“沂蒙精神”的帶領下,堅信“沒有跑不了的路、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干不成的事”,大力發展商貿市場,在各項基礎條件并不優厚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以商貿業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路?!氨迸R沂,南義烏”的美名就是對這里最好的褒獎。
據介紹,2017年,臨沂商城實現市場交易額4550.76億元,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市場集群。當前臨沂商貿城擁有專業批發市場133處,占地面積1443萬平方米,商鋪和攤位6.5萬個,經營業戶5萬余戶,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輻射全國30多個省區市,產品遠銷147個國家和地區。
商貿催生物流,臨沂的物流不僅給商品的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同時也促進了臨沂商貿的進一步發展。
據了解,2017年,臨沂商城物流總額為6709.78億元,有物流園區24處,物流公司、經營業戶2374戶,從業人員2.4萬人。擁有配載線路2000多條,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通達全國所有港口和口岸,日均發送貨物20多萬噸,可實現600公里以內次日到達,1500公里隔日到達,3000公里以上3-7天到達,已經形成了輻射全國、周轉快捷、方式靈活的龐大物流體系。
走向海外實現國際化
“貨源十分豐富,物流周轉靈活,配貨速度快捷”是臨沂商城發展的核心優勢所在。然而要想進一步發展,國際化才是保持持續繁榮的必由之路。要想實現國際化的“內外結合”,就必須實現臨沂商貿和物流與海外市場的精準對接。
據悉,近年來臨沂商貿城以“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布局海外,臨沂商城、物流倉儲中心等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
“商貿和物流是臨沂兩大優勢,從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臨沂抓住了這個機會?!鄙綎|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士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他表示,臨沂商城已經在海外建立了基地,并將一些有實力的企業搬遷到海外市場,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同時,臨沂的物流公司也開始在“一帶一路”國家建設海外倉?!澳壳坝?00多個國家在我們(臨沂)這里設置了業務代辦處,尤其是一些‘一帶一路’的國家。我們不僅給他們帶去了物流的方便,同時也給他們帶了實惠,另外也加大了出口量,促進了國際貿易?!蓖跏繋X這樣說道。
目前,臨沂商城已布局海外商城、海外倉等12處,并逐步建立起以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統為支撐的商貿物流園區雛形。預計到2020年,將布局海外臨沂商城、海外倉、營銷服務機構近50處,帶動臨沂商城新增出口20億美元。(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孫兆)